國際金融論壇(IFF)華盛頓會議舉行 聚焦全球可持續(xù)性投融資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電 (記者 夏賓) 記者12日從國際金融論壇(IFF)了解到,為加強全球各國對提升經濟韌性和可持續(xù)性投融資的關注,近日國際金融論壇(IFF)聯(lián)手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BWC)和保爾森基金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2023年春季會議期間舉行了一場高級別研討會。
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研討會上致辭說:“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zhàn),如果我們不能有效應對,增強經濟韌性,之前取得的所有經濟成就都將付諸東流。通貨膨脹雖然令人頭痛,我們仍能生存;經濟衰退固然不好,仍有復蘇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成功應對氣候變化,將面臨災難性的后果。為了子孫后代的生存,我們必須攜手應對氣候危機?!?/p>
她表示,IMF新近推出的韌性與可持續(xù)性信托(RST)將為發(fā)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增強經濟韌性、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發(fā)言中指出,“氣候變化絕不是‘狼來了’的故事,而是關乎全人類未來的一場生存危機。只有大家真正把應對氣候變化當作一場生存危機來應對,才有可能更加高效地分配各類公共和私營資源?!?/p>
IMF副總裁李波表示,IMF的190多個成員國一致認為應對氣候變化是各國今后要面對的最重要挑戰(zhàn)之一。IMF各成員國齊心協(xié)力推出了RST來幫助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zhàn),這是一個令人高興的好消息。但是,從另一方面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大量資金。僅能源轉型一項工作,全球就需要一萬億美元的資金,這需要通過各種緊密的國際合作才能實現(xiàn)。
國際金融論壇(IFF)副理事長兼全球中心主任林建海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場不斷演變中的危機。應對氣候變化、采取適應措施,需要各國采取各類短期應對舉措也需要長期持續(xù)性投入。因此,需要不斷提升各國、各階層對于應對氣候變化重要性的認識,也需要整合國家和私營企業(yè)的資源、加強各類國際組織的合作以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