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部海域首個“四星連珠”天然氣田生產集群建成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海油28日宣布,隨著最后一個模塊吊裝就位,“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臺海上安裝作業(yè)已全部完成,標志著中國南部海域首個“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田生產集群順利建成。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位于距離海南省三亞市約90公里的海南崖城海域,由下部導管架和上部生產設施組成,總高約136米,相當于近49層居民樓高度,總重量超過1.4萬噸,相當于9000余輛小汽車的重量。
完成本次吊裝的上部生產設施總重超過7500噸,甲板片投影面積相當于5個標準籃球場大小。高度超過100米的導管架“底座”,已提前安裝在近90米深的海底,并通過12根鋼樁打入海床之下105米,確保這個“海上巨無霸”能在強臺風下穩(wěn)如泰山。
海油工程“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總包項目經理郭慶介紹,施工期間東北季風盛行,海流速度較正常海域大三倍以上,其投入國內最大海洋油氣工程起重船“藍鯨7500”,采用多種措施攻克惡劣海況吊裝技術難題,確保海上吊裝安全高質量完成,就位精度要求達到毫米級。
此次安裝成功的“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臺,是接收處理深水油氣的關鍵設施。它與崖城氣田生產平臺共同構成“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生產集群,將成為中國南部海域海上天然氣處理和集輸的中心樞紐,為進一步提升中國海上天然氣產能奠定更堅實基礎。
“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于2021年6月投產,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是中國目前自主開發(fā)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fā)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氣田。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儲量從1000億立方米提升至1500億立方米,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提升至45億立方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