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国产美女在线毛片_欧美精品brazzers在线_欧美日韩国产制服丝袜_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_国产黑色超薄丝袜喷水小视频视频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工具書“大辭典”面世

發(fā)布時間:2022-09-26 10: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應妮)記者從25日在北京舉行的小型發(fā)布會獲悉,中國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工具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已經由長江出版?zhèn)髅匠缥臅终匠霭姘l(fā)行。

  《大辭典》由文化學者王文章研究員擔任主編,呂品田、羅微、李榮啟研究員任副主編,中國近576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從事非遺保護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參加撰稿,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共同參與組織工作,歷時六年完成,收錄了除中國臺灣地區(qū)以外的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

  全書包括“前言、凡例、目錄、正文、附錄、索引”六部分,共計320余萬字、收錄辭條6636條。《大辭典》立足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框架和學科建設視角,系統(tǒng)闡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實踐所涉基本理論(包括基本概念、專業(yè)術語、法律法規(guī)、制度機制和實踐活動),逐項介紹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為主的辭目。

  《大辭典》編委會指出,《大辭典》的編纂作為一項拓荒之舉,從對既往保護實踐作出理論總結和概括,對未來保護實踐提供理論思考和借鑒兩方面都體現出重要價值。以辭典形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涉及的中國詞語的意義、內涵、用法加以解釋,力求將“中國經驗”升華為“中國理性”。編纂寫作以科學性、權威性、專業(yè)性、實用性為追求,凸顯知識密集、內容實用、檢索方便、適用面廣的特點,并努力在內容上形成有機整體、形式上保持統(tǒng)一規(guī)范、語言上達到科學準確,以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理論研究和工作實踐的學習、參考和研究需要。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荥经县| 原平市| 福海县| 富蕴县| 渭源县| 孟连| 紫云| 小金县| 临邑县| 朔州市| 精河县| 井冈山市| 甘南县| 兰州市| 通许县| 涞水县| 建宁县| 天水市| 清新县| 理塘县| 乌什县| 阜南县| 噶尔县| 苏尼特左旗| 星子县| 巴南区| 宜君县| 乌兰察布市| 友谊县| 溧阳市| 襄樊市| 阳谷县| 邹城市| 大渡口区| 钦州市| 宝兴县| 来凤县| 吐鲁番市| 托克逊县| 永寿县| 沙坪坝区|